"长征"这个词,是谁第一个提出的?三次改变,映射红军伟大历程
发布时间:2021-04-01 18:59:50  浏览次数:

"长征"这个词,是谁第一个提出的?三次改变,映射红军伟大历程


回顾中国我党的发展历程中,万里长征占据着无比重要的地位。可以说有了长征,中国我党才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;也正是有了长征,中国的革命事业才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局面。

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,"长征"不仅作为一个历史象征、伟大的壮举而被人们所熟知,同时也成为一种精神文化,鼓励人们在现有的条件中继续艰苦奋斗,不断向前。

不过,谁能想到,这个耳熟能详的、见证中国红军完成伟大壮举的词语,也曾拥有与红军长征一般艰难的经历,最终才带着这样丰富的内涵出现在人们的面前,而"长征"这个词,是谁第一个提出来的呢?

"长征"这个词,是谁第一个提出的?三次改变,映射红军伟大历程


1、 首次出现

1933年到1934年的夏天,国民政府对还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我党展开了第五次"围剿"行动。

由于当时领导中国红军的王明等人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,在指挥战争中先后犯了冒险主义和保守主义错误,直接导致了中国红军在第五次反"围剿"中失败,使得中国革命苏区的范围在不断的失败中进一步缩小。

一时间,中国我党和革命事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。在这种情况下,中革军委决定派遣红7军团和红6军团分别北上和西征,试图分散国民政府的注意力,从而缓解中共苏区的压力,给我党赢得一个喘息的机会,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。

"长征"这个词,是谁第一个提出的?三次改变,映射红军伟大历程


为了让中国革命继续进行,中革军委在万般无奈之下做出了退出苏区,进行战略转移的决定。在此期间,王明收到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的邀请,向出版社中的中国员工介绍当前中国革命的形式。

在介绍当中,王明并没有提及中共中央进行战略转移的情况,而是着重强调了红7军团和红6军团北上西征的具体情况。

由于当时的王明认为,现有的词汇当中,没有一个词语能够准确的形容两个军团的战斗情况,也不能表达出进行此军事行动的意义,便自己创立了一个新的名词——长征。

"长征"这个词,是谁第一个提出的?三次改变,映射红军伟大历程


于是,"长征"竟是这样由王明提出来的,但此"长征"非彼"长征",它并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丰富而又深远的内涵。

当时的"长征"与普通的名词没有什么具体的区别,只是因其比其他名词能够更恰当的形容我党的战斗情况,而被广泛使用在各种场合中。如果翻看当时的信件、电报、通知等文件,都可以看到"长征"的身影。

"长征"这个词,是谁第一个提出的?三次改变,映射红军伟大历程


2、 正式确立

1935年5月,红军经过千辛万苦到达了川西地区的彝人聚居区

虽然那时中国国内并没有发动全面或大面积的战争,该地区也没有因为战争而受到较大的伤害,但长期动荡的社会、不稳定的国内形势、不断经过的军队等等,都让当地百姓的精神处于长期紧张的状态中。

再加上民族语言不通、风俗习惯的不同等因素,导致他们最初对红军的到来并不欢迎,甚至拿出了敌对态度,时刻警惕着红军的行动。

"长征"这个词,是谁第一个提出的?三次改变,映射红军伟大历程


见到这种情况,朱老总下令在红军内部发布公告,再次强调红军的纪律,同时让宣传部做好宣传工作,向当地人民宣传中共红军,让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党,希望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: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,从而改善当地百姓对红军的敌对态度,让红军能够在这个地方得到短暂的休息。

不久,红军内部就贴出了《中国工农红军布告》,其中有一句话这样讲道:"红军万里长征,所向势如破竹。今已来到川西,尊重彝人风俗。"这是"长征"一词,第一次以指代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意义出现在正式场合中

有意思的是,此次行动在"长征"一词出现之前并不叫这个名字,红军内部曾使用过多个名词来指代这一行动,如"转移"、"西进"、"反攻"、"长途行军"等等,但都没有一个词语能准确形容其中的艰辛和其背后的深意。

不过,这并不意味着这里说到的"长征",就是今天人们常常说到的"长征"。

"长征"这个词,是谁第一个提出的?三次改变,映射红军伟大历程


3、 意义变化

那么,今天所说的"长征"究竟指的是什么?

首先从历史记载上看,当时的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派遣多个部队从不同方向展开转移行动,这些部队之间相互依托、相互策应、共同扶持,最后完成了为期两年、长达二万五千里的伟大壮举,因此今天所提到的"长征",就是指当时中国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整体的战略转移行动。

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,"长征"在中国我党的发展史以及中国近代发展史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,逐渐成为一个历史事件被人们传送着。在当时,"长征"一词并没有赋予这样的意义。

"长征"这个词,是谁第一个提出的?三次改变,映射红军伟大历程


其次,从精神文化上看,红军长征面临的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。在道路不通、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当时,红军不仅要面对国民政府的围追堵截,还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带来的影响。

据记载,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先后进行了380次战斗,攻占了700座县城,翻越了18座大山,跨越了24条大河,期间还多次穿越没有人烟的草地雪山。

可以说,如果红军没有的坚强的意志,坚定的理想信念,面对困难毫不畏缩,那么就不会出现长征这一历史事件,也就没有今天的"长征"。

"长征"这个词,是谁第一个提出的?三次改变,映射红军伟大历程


那么今天的"长征"究竟是怎么一步一步发展和演变过来的呢?实际上,在"长征"一词出现在正式场合后,先后发生了三次意义上的改变

第一次改变是出现在1935年8月,即正式出现后的三个月后,"长征"一词出现在《中央关于红一、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》中,里面提到:"一方面军一万八千里的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的伟大事业。"

可以看出,虽然"长征"曾用来形容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,但同时因为它对这一行动形容的过于确切和具体,因此也可以使用在多个不同军事场合中。所以无论是从使用场合、还是词语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上看,此时的"长征"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"长征"。

"长征"这个词,是谁第一个提出的?三次改变,映射红军伟大历程


第二次改变发生在1935年9月12日,在此之前红军继续前进,并在班佑地区做暂时性调整。

接着,中共中央对周围形势做出了分析和判断,试图抓住国民政府兵力薄弱的时候展开进攻,扭转当前红军较为被动的局面,同时指导左路军向右路军靠拢,从而达到共同北进的目的。

从当时的形势来看,如果是各部队遵照中央的指示迅速行动,那么红军在之后的前进道路上会少一点阻碍,多一点士气,但担任总政治员的张国焘拒绝执行中央的指示,并且命令已经行动的部队原路返回。

"长征"这个词,是谁第一个提出的?三次改变,映射红军伟大历程


之后,张国焘私下命令徐向前、陈昌浩带领右路军南下,甚至扣留军委纵队,试图"武力解决中央",分裂中国工农红军,危害中国的革命事业。在不得已的情况下,中共中央于9月10日率领红一方面军进行转移,并在12日时到达甘肃省迭部县的俄界。

在这个地方,中共中央就当前的形势和张国焘所犯的错误,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,并在会议上做出了《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》。

在此报告中,中共中央再次使用"长征"来指代红军的战略转移。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此时的"长征"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今"长征"的意义,但是当时红军行走了二万余里,所以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"长征"。

"长征"这个词,是谁第一个提出的?三次改变,映射红军伟大历程


第三次意义改变发生在1935年10月19日。在此之前,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了常委会议,在分析了周围苏区和红军情况后决定派遣陕甘支队到陕北地区,与当地红军一起做好根据地工作,在防止敌人破坏陕北苏区的同时扩大根据地的面积

随后,陕北支队立即展开了行动,作为先头部队率先冲破了国民政府的封锁线,翻越了六盘山,最后顺利地达到了陕甘宁苏区,结束了持续两年的战略转移。当时,红一方面军将红军长征的数据汇总出来后,发现中国工农红军一共行走了二万五千里。

主席知道后非常激动,不仅在自己的日记中记录下红军完成长征这一伟大壮举,赋予"长征"一词新的寓意,而且在与朱老总联合发布了《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抗日救国宣言》,正式的提出了红军长征

"长征"这个词,是谁第一个提出的?三次改变,映射红军伟大历程


至此为止,真正意义上的"长征"这个词作为一个专属名词,一个历史事件,一种革命精神出现在人们面前,并一直流传到今天,它的三次改变,也映射出了红军的伟大历程。

"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……"这首曾作于红军长征即将结束的七言律诗,如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作。

无论是从它反映的时代背景和记录的历史事件上看,还是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和体现战士的奋斗精神上说,《七律长征》都能明确的告诉人们,什么是真正意义的"长征"。